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部编版《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公开课课件优质课下载
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海拔五千四百米的冰雪世界
作者简介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195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等。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游记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多角度写景,来突显各拉丹冬雪山的特征的方法。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学习目标
字词积累
菱 角 虔 诚 蠕 动 豁 然 懈 怠 蜿 蜒 敦 实 腈 纶
líng
qián
rú
xiè dài
wān yán
huò
dūn
jīng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提示:边读边标画有关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3.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身体状态怎么样?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2.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
山脚冰塔林——草坝子——海拔接近六千米——冰丛砾石堆——走下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此地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第二天,进入冰塔林。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3.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身体状态怎么样?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侧面写出了格拉丹东自然环境的艰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东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