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你都知识哪些关于知识的名人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几代中国学子的座右铭。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游戏告诉我们,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心里要永远有一根测量的尺子,要去实践,去实验。从实验中获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也就是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板书课题)

课题解读: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备课笔记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①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②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探究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