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北京2011课标版《平均数》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初步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感受统计分析的思想。
3.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中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观察2组成绩统计表,哪组成绩更好?
2.第二组后来又新加入一个人,还能比总数吗?
3.为什么要用平均成绩代表他们的水平呢?
那能选一个数14或3来代表第二组的水平吗?
预设:14和3只能代表个人。
4.那到底用什么数就能代表整个小组的水平呢?
小结:人数不等我们用平均数来代表小组的水平。今天我们要研究平均数。
【设计意图】以真实问题情境展开教学,由人数相同比较总数就行,到人数不等生比总数不公平且又不能用个人成绩代表小组水平,让学生在合理解决问题中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统计价值和必要性,“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为平均数具有“代表性”奠定基础,从实际需求出发体会使用平均数的必要性。
二、求平均数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一)激活已有的计算平均数的经验
1.计算平均数
第一组的平均数怎么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呢?
预设:总数量÷人数=平均数。
会计算吗?
生尝试计算,上台板书。(黑板贴,递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