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数学教材同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在前几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初步感受了方程的模型作用,并积累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熟练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在八年级学生学习了因式分解,掌握了提公因式法及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熟练的分解因式;在本章前几节课中又学习了配方法及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了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及步骤。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配方法和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过程,并在现实情景中加以应用,切实提高了应用意识和能力,也感受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特殊问题的一种简便、特殊的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能根据已有的分解因式知识解决形如“x(x-a)=0”和“x2-a2=0”的特殊一元二次方程。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数学教学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渐次递进的课堂组成,因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应满足于远期目标,或者说,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本课《因式分解法》内容从属于“方程与不等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方程教学的远期目标:“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决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转化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知道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简便、特殊的方法,通过“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在解方程过程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求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初步学会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学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益。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经历观察,归纳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激发好奇心;

(2)、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回顾交流,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第四环节:畅谈收获,总结点评;第五环节: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环节一:回顾交流,情境引入

【教师活动】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n≥0)的形式。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①x2-6x=7

②3x2+8x-3=0

【学生活动】

第一问题学生先动写

在练习本上,有个别同

学少了条件“n≥0”。

第二问题由于较简单,学生很快回答出来。

第三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学生复习了配方法及公式法,并能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自信心。

【设计意图】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有一道题难住了我,想请同学们帮助一下,行不行?

出示问题: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能,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教师巡视指导,选择不同答案准备展示。

同学们在下面用了多种方法解决此问题,观察以上四个同学的做法是否存在问题?你认为那种方法更合适?为什么?

小组内交流,中心发言人回答,及时让学生补充不同的思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情况。

这两位同学的回答条理清楚并且叙述严密,相信下面同学的回答会一个比一个棒!现在请C同学为大家说说他的想法好不好?

这时我们可这样表示: 如果a×b=0,那么a=0或b=0 这就是说:当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时,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中用的是“或”,而不用“且”。

所以由x(x-3)=0得到x=0和x-3=0时,中间应写上“或”字。

我们再来看c同学解方程x2=3x的方法,他是把方程的一边变为0,而另一边可以分解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然后利用a×b=0,则a=0或b=0,把一元二次方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方程的解。我们把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即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门就采用因式分解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环节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环节四:畅谈收获,总结点评

环节五: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六、板书设计

一、复习

二、探究

三、应用

四、拓展

五、作业

七、教学反思

1、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本节课在评价时注重关注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否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肯定地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2、这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节中应着眼干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其中所设计的解题策略、思路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进一步渗透,才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

相关资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