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 > (听赏)松花江上

《(听赏)松花江上》课件、教案资源列表

创作背景——《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创作于1936年11月,当时我国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日本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徘徊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歌曲分析——《松花江上》采用降D大调,3/4拍,为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第1—20小节)有两个乐段,第二乐(第11—20小节)段实际上是第一乐段(第1—10小节)的变化重复。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引申展开,叙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第二乐段的结尾,旋律从高音“1”下行级进到中音“1”,加强了歌曲悲痛的情绪,表现出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惨痛心情。第二部分(第21—52小节)转入a小调。前两个乐句(第21—30小节)基本相同,只在结尾的三个音降低八度。旋律带有呼号、哀伤的感情色彩,令人热泪涟连;而在后面(第31—52小节)的旋律进行中,它又多次以不同的变形出现,感情内在压抑,给人以一唱三叹、环回萦绕的强烈印象。这悲愤交加的声音,深刻地表现了东北同胞对侵略者的愤恨和控诉。当尾声(第53—61小节)“爹娘啊……”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出现时,歌曲的情绪达到最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它激励人们起来战斗,抗日救国,收复可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