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03课标版《有无相生》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难点:

通过1、2则引导学生理解“有无”的辩证关系,再由3、4、5、6、7则深入理解“有无”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

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发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西汉《淮南鸿烈》

说说“塞翁失马”中的“善术者”是怎样看待祸福的。

(明确: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善术者很智慧,仿佛是个先知。但事实上,早在先秦,老子就提出“有无相生”的名言,今天,让我们借助本文,管中窥豹,浅尝老子思想的琼浆,感受古人无穷的智慧!

二、研习课文

(一)疏通文本,答疑解惑

请同学们阅读7则内容,有不清楚的字词句,提出来共同解决。

(二)研读第1、2则

1问:第1则说了什么内容?

明确: 有中生无,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问:第2则中,老子阐述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三个事物的感知,请借此诠释有与无的关系。

明确:有和无的关系,浅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可感与不可感(可见与不可见、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其中,不可感(不可见、隐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所要感知的事物的确不存在而无法感知,一是所要感知的事物确实存在,但感知主体因自身局限而感知不到。

(本环节的设置,是想化繁为简,有与无这组概念虽然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质朴概念,但是让学生深入领悟和加以表述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想通过概念的置换,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便于理解。)

(三)分组讨论,深入理解3,4,5,6则

学生自行分为5组,指定一名组长,组织讨论。教师准备5个议题,分别对应3,4,5,6,7则,组长上台抽领回一则,小组同学们结合2则中对有无的理解,讨论合作完成议题。并指定一名代表来表述本组讨论结果。

议题1:第3则中,老子如何用四“者”四“不”来阐释有与无的概念的?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议题2:第4则中,老子如何用八“者”来阐释有与无的概念的?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议题3:第5则中,老子如何用大小(细)、多少、难易来阐释有与无的概念的?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议题4:第6则中,老子如何用安、未兆、未有、未乱来阐释有与无的概念的?三个排比句的作用是什么?老子提到脆、微为了说明什么?本则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