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上册(2012年12月第1版)《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2)通过长江概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能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以及措施
(3)通过对水文特征的分析,总结出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前景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绘长江干流,读《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知道长江的发源地、注入地以及流经的地形区,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创新能力
(2)?运用多媒体,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分析《全国主要河流比较表》,知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3)综合运用地图、图表分析地理问题。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分析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和各段特征。
(4)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发言,注重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长江第一大河,黄金水道等知识,激发对长江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长江面临问题的讨论,强化忧患意识,加强保护长江、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3)通过学习长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4)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发言,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源流概括、河段水文特征及 、 长江的开发利用
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二、分析学情,指导学法
前期已学习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气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但基础不牢固,通过实践“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已具备提出一些地理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较强,并能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合作完成。而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正在迅速发展。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学习热情较高。通过外流区的学习,学生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学习河流的方法有所认知。
1、对于难点和重点问题,大量使用各种相关地图进行明确提出读图、描图、析图要求,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理解消化难点和重点。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体现学科特点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3、学会搜集、处理有效的地理信息。
三、、融入理念,研究教法
1、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多媒体辅助教学、“角色扮演”、“问题解决”式探索与设问点拔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