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极坐标系》优质课教案下载
(3)已知一点的极坐标会在极坐标系中描点,以及已知点能写出它的极坐标。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类比、归纳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对极坐标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同,课堂上理解的程度不同,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关键。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极坐标的意义,能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确定点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
解决措施:根据学情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节重难点是理解极坐标系的意义,能准确在极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本节是高中阶段最后一部分内容,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学生理解极坐标系,熟练掌握极坐标系内点的坐标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复习终边相同的角让学生对极角不唯一性的认识不陌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定义,点的极坐标的规定的分析出建立极坐标系的四要素,极坐标中点的位置确定方法。为了突破本节课难点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通过PPT与白板的结合,教师讲解做示范,学生练习反馈,并通过多媒体及时展现学生的不足,从而加深理解。通过问题的扩展使本节内容进一步深化。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 1.复习旧知
0’06”-
0’59”复习旧知,为本节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实数的对应思考并回答PPT展示问题2.情景问题
0’59”-
2’22”引出课题实际问题中的极坐标思想观察并思考给出回答PPT图片和动画的展示,把实际问题形象化,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节内容3.极坐标系的建立和点的位置的确定
2’22”-
7’04”掌握极坐标系的要素,能确定点的位置,给出点的坐标极坐标系的概念,如何确定点在极坐标系中的位置聆听,阅读定义,总结重点PPT直观呈现思考问题和知识点,配合白板的荧光笔的勾画,批注,突出重点4.例题及练习
7’04”-
14’29”能够在极坐标系中找到点的位置写出极坐标,给出点的极坐标能找到点的位置。极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及坐标表示聆听,动手练习,白板上演示,交流,总结规律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的解答通过白板一一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充分的参与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5.点的极坐标表达式
14’29”-
16’54”掌握极径为正,极角无数个的点的极坐标的统一形式点的极坐标的统一表达式思考,总结,练习PPT直观展现思考问题6.负极径及点的极坐标两种不同表达形式
16’54”-
25’00”理解负极径的定义,掌握极坐标的两种统一形式负极径的定义,极坐标系系点的表示形式,聆听,思考,对比,练习,归纳方法PPT和白板挂页,批注的结合,让教师将极坐标系系点的正负极径表示进行了示范和对比,让学生对不同极径表示相同的点有了清楚的理解,突破本节的难点7.点与极坐标系的对应情况
25’01”-
26’25”掌握规定了ρ>0,0≤θ<2π或-π<θ≤ π,点与极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点与极坐标系的对应情况聆听,内化直观总结知识点8.课堂练习
26’26”-34’07”能准确理解极坐标的两种统一表示形式,并加以灵活应用。极坐标系下两种统一形式的应用思考练习,白板上展示PPT展示练习,教师利用白板示范并讲解知识点,容量大,时间短。学生的展示,清楚呈现本节知识理解和运用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不足,及时强调重点,加大容量,同时也提高了效率9.课堂小结34’07”-38’00”回顾本节知识,强化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方法的渗透.极坐标系,点的极坐标表达形式交流,思考,回答PPT呈现本节知识重点10.拓展练习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