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离子反应》课件、教案、学案资源列表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最后一节,担负着概括整合的任务。学生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发展的,从认识一种溶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发展到多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的分析。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从理解微粒的种类和来源,感知微粒的数量和变化,发展微粒观、平衡观和守恒观,形成认识水溶液中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基本思路。通过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接触过一些离子反应,对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不能总结出离子反应的共性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教材通过"联想·质疑"引发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反思,就"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一表观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实例分析,学生从原有的沉淀、气体、水等现象,回归到离子浓度变化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分析沉淀转化等实例,更新对这些反应本质的认识,形成分析离子反应的思维模型,达到对离子反应和平衡的认识。
在学习《离子反应的应用》之前,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已经具备了如下的基础∶①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参与的反应是以离子反应的形式进行的,离子反应体现了这类反应的实质,能够写出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综合判断的。③能够以平衡观点看待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限度即平衡状态;知道如果改变已达平衡反应的条件,平衡可能会发生移动,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④认识了水溶液中存在的几种常见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以及沉淀溶解平衡。这样的基础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已经具备高起点、大视野,因此本节的设计没有单纯停留在教授离子反应的层次上,而是在总结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物质检验与含量测定、物质制备与纯化等化学任务角度梳理离子反应的应用,对应用类问题进行了结构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