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定风波》是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首课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时的作品,记叙的是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作者却借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的高峰时期,四分之一的词作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而且经典作品也十分的多,此时的词作不论豪放还是婉约,抒情还是写景,都可以用“前所未有”这一个词语来评价。基于这样的阅读背景,我以苏轼在黄州的心境由人生困境走向超然为主旨,对《定风波》一词,进行主题型文本教学设计,通过“诗词五读法”贯穿诗词教学,其中,通过对诗中不合常理处激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整理总结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通过纵向比较阅读同属黄州时期的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全面了解苏轼在黄州由“孤独无告”到走向“心灵的超脱”(《定风波》)的过程,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再与陶渊明作品《归园田居》的思想内涵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对苏轼有更加丰满深刻的认知,并能学有所获。

二、教学目标

1.闯关读诗,通过“激疑——质疑——释疑”理解诗歌内涵,品悟诗歌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品悟诗歌情感。

难点: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四、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熟读课文并收集苏轼生平资料、每人会背一首苏轼词作。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讨论法、朗读法、激疑法。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就在第一次遭受人生挫折的黄州,他由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并写就最好的诗词。今天我们就来读其中一首《定风波》。

二、闯五关,读全词

(一)第一关:读准字音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第二关:读通词意

①研读小序: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②找关键词,悟意境:

第一组:林、打叶声、竹杖、芒鞋、烟雨、春风、山头、风雨

第二组:莫听、徐行、何妨、谁怕、任平生、却相迎、回首

任务一:结合注释读懂词意,说说你对第二组关键词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任务二:根据你对第二组词的理解,将第一组词连词成句。(可任选三个词)

(三)第三关:读懂作者

①探读:结合背景,质疑明情

学习任务一:文中有多处矛盾之笔,找出来并思考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三、拓展阅读:

出示名篇节选:

荐读: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林语堂《苏东坡传》

林语堂《苏东坡传》: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