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下册 >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课件、教案资源列表

本章相关概念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溶解度,这样的编排顺序符合化学学科的逻辑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章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介绍了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第二课题围绕溶液的浓、稀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溶液里溶质的含量。第三课题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是第二课题的内容,是定量认识溶液的起点,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节的要求是“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本节内容关于溶液组成的分析是在定性的水平上上升到了定量的水平,一是学习核心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二是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三是溶液的稀释问题,遇到一份溶液,能从溶质、溶剂、溶液质量的角度分析溶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