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应对自然灾害》课件、教案、学案资源列表

《应对自然灾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品质;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与互救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的要求,进而让学生树立防灾避险意识,掌握自救自护能力,了解国家和政府在防御自然灾害所做的担当,中华民族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明白减少生产生活中不合理行为,可以减轻自然灾害。本课题有三个话题: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不屈的抗灾精神。三个话题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属于“知”,“防御自然灾害”也属于“知”,“不屈的抗灾精神”是“行”,所以本单元依然坚持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第一个话题“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材第36页的《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一目了然,涵盖我国的种类、分布区域、特点等;教材37页的文字、图片及活动园中的饼状图展现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危害(或影响);教材第38页活动园和小实验主要说明:自然灾害主要因为自然的因素,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第二个话题“防御自然灾害”:如何防御自然灾害?从个人层面来说,首先要有防灾避险的意识(见教材第39页),其次要掌握科学的自救自护能力,当然还应该有在困境中坚强的信念;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来说(见教材第40页和41页),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需要建立系列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必要的防灾减灾工程,加强科技力量,提高防灾能力,最后还需要国家制定法律,从法律上,约束人的不合理行为(见教材第41页法律相关链接)。第三个话题“不屈的抗灾精神”:通过再现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中抗灾救灾画面(主要是国家层面),讲述志愿者为抗灾贡献自己力量的感人故事(个人层面),体现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