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课件、教案、说课、学案资源列表

《回延安》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歌, 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时不要过于纠缠于作品的文体认证,而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
本单元选取的四篇文章,主要考虑它们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元素,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课文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民俗文化,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贺敬之于1956年,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大会期间是人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回延安。这首诗,政治性和抒情性都很强,地域特色鲜明,民歌气息浓厚,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革命诗歌中属于上乘之作。
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准确深入地理解诗作内容。这首诗作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斗争生活和50年代的延安新生活,表达了那个年代的诗人以及普通人激昂澎湃的感情。现在的初中学生或许难以理解和领会,有必要介绍早年“延安青年”的革命活动,介绍早年诗文创作的革命化倾向——表达爱党爱国爱领袖的思想感情,发出激越高亢的时代之声,要让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一直追忆革命战争年代的“怀旧”倾向,同时又不乏“崇新”的特色。还可以介绍诗人贺敬之个人文学创作的经历和业绩:他16岁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参与创作著名新歌剧《白毛女》,又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由此可知他是在延安成长的革命诗人,对延安怀有最真挚的感情,他对延安敬称“母亲”诚不为过。
在把握诗作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这些两行一排的小小诗句,有多么动人的力量!景色、人物、情感、思想,交融在一起,多么和谐,多么美好!直白,热烈,豪迈!抓住这些特点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这些具体而带有强烈特征性的句子,把眼前的景色和人物带到我们的眼前、心上来。

课件(115套)

教案(118套)

课文目录